嚴格來說,我有4個可以稱做是家的地方,
其中2個原來是男朋友的家,3年前,它們變成也是我的家。
我的老家在二林挖仔,一個小小的三合院,那是我真真實實的生活13年的地方,
對這個三合院的老家的懷念,遠遠超過所有。
(我相信東東同樣地,也對他的老家懷有這樣的情感。)
但是就在我住了13年後,搬離,那個原本熟悉的地方就改建了。
只能從照片回味。
不過搬離後,較少回老家,不過為何不常回去呢?那又是大人之間的一些事了。
身為小人的我,不想問,也不想知道。
結婚之前的家,是一棟很平凡的透天厝,台語稱之為"喚厝"
"喚厝"就是一整排的房子都長的一模一樣,只有門牌號碼不同,
假如沒有門牌號碼,我想我真的會認不出我家在哪,
平凡再平凡不過的一棟房子。
但卻是我心裡永遠溫暖的家。
對家的印象就是要熱鬧,客廳總是坐滿看電視的人,
不誇張,因為家裡有5個小孩,所以總是鬧哄哄的~
雖然我已經嫁出去了,但是,只嫁到10分鐘遠的另一個地方,
所以我也常常回家,常常回家吃晚飯。哈。
婚後,我只是多了很多身份,但我最常使用的身份還是女兒。哈哈。
婚後,我搬入了四樓有加蓋鐵皮屋的4樓透天厝,比婚前住的家多了晾衣服的一層。
住進比婚前的家還大,人口卻不及我家一半的透天厝。
人口簡單,2個女的,1個男的,2隻貓。
1個我要稱為婆婆、另1個我要稱為小姑的2個女人。
1個男的,就是對我最好、最愛我的東東嚕!
一開始還真不習慣家是這樣安靜的。
雖然我只住進這個家3年多,但它卻是除了原生家庭之外,另一個;人生中最珍愛的家。
歷經兩個小孩的出生,我對這個家的牽絆又更深了!
對這個家,除了是幸福快樂的來源,它還是最最沉重的"甜蜜的負擔",
我想這個甜蜜負擔就算再苦再累,我也會甘之如貽!
當時光飛逝,在一眨眼之際,孩子長大,我跟東東漸漸老去,
還能牽著東東的手一起到老,應該是全世界最最最美好的事情了。
東東的老家,一個沒有7-11,但是有柑仔店;
一個大三合院,擁有很濃厚且根深蒂固情感的大三合院;
祖輩祖祖輩就住在這裡,開枝散葉。
大三合院裡,看到的人,不管大人小孩,全都有屬於他們的"稱呼",
我的女兒秦秦,要對一群10歲左右的小鬼稱呼"叔叔"~
秦秦到現在還搞不清楚,為啥要叫哥哥為叔叔~~@@
乖!孩子,妳長大就會~喔~~一聲的明暸了。
我也常常搞不懂誰是誰,常常看著來人想著這該怎麼稱呼?通常是點頭微笑帶過= =
也常常在老家吃飯吃到一半,有人拿著半滿的碗闖進廚房,
看著桌上的菜,隨興的挾去吃。
反正就像是一句俗語,"呷佳當做自己的灶腳"(就像自家的廚房一樣,來去自如)
最特別的是,拜拜的時候,
凡舉神明生、過年過節,大大小小的民俗節日都要拜,
而且不可以只單拜乾糧類,還要有三牲四果之類的…
真的是三牲,炸過的吳郭魚、一隻水煮過的雞、一塊長條形的三層肉,
它們要擺哪個方向,可不是自己隨性說了算,這都還有祖輩祖祖輩傳下來的規定喔!
雖然東東已經搬離10幾年,但還蠻常看我婆婆準備此類的物品回老家拜拜~
自從全職在家帶小孩後,才發現傳統節日真是多到如牛毛。
尤其是過年,從除夕拜到初九耶,真的是整整10天,而且初九那天還要晚上才能拜…
幸好還住在老家的叔叔一家人,並不會要求住外面的我們,在過年時,要回家幫忙拜拜…
不然我真的挫咧等!
老家有一座鐵製搖椅,當時的我坐在搖椅上面,文靜有氣質,跟東東談情說愛的年輕可愛女友。
現在我則是坐在上面,沒形象地叫孩子乖乖坐好,別爬上爬下,跟東東啐啐念生活瑣事的老媽子。
一樣是家,東東的老家卻讓我經歷好多心路歷程啊。
家,是避風港,是溫暖可靠的避風港。
家,是充滿孩子笑聲的地方。
家,也是我與東東立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誓言的起點與終點。
留言列表